國內外時事Latest News

資訊一致性 健全生技業公司治理

發布時間:民國105年05月06日

2016年05月06日 工商時報 陳昱光/台北報導


近20年來,政府將生技列為臺灣經濟的下一個亮點產業,從過去兩兆雙星計畫中的起飛鑽石方案,針對業者提供創投基金、研發、育成的協助,並提供特殊的上市櫃條件,「在業者獲得中央事業主管機關出具評估意見者,得不受公司設立年限及獲利能力之限制」。

根據經濟部2015年《生技產業白皮書》統計,在2010-2014年間是上市櫃家數增加最多的時期,由48家成長到88家,4年內家數成長83%;股票總市值更從2010年的2,188億元成長到2014年的6,377億元,成長率達191%。然而,近來多逢生技公司有關產品開發過程中,與市場溝通所產生的許多風波,造成對社會與產業界負面影響。

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呂東英首先表示,資訊公開揭露機制的完善乃是股東、董事、高階經理人、利害關係人良好互動關鍵所在,而生技產業是無煙囪產業,有助於國民經濟長遠的發展,如何讓投資人暸解風險,與利害關係人共謀事業發展,是十分關鍵的國家大事。

有鑑於此,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昨日舉辦「健全我國生技產業發展之檢討與建議」圓桌論壇,邀請台北市生物科技服務公會理事長彭瓊芳、台大會計系教授劉啟群、前台灣工銀生技創投資深協理羅敏菁、翊騰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葉秀惠、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,探討生技產業未來發展。

彭瓊芳指出,全球生技產業發展重點從過去的感染疾病,到目前的新藥研發,未來會發展至大健康的趨勢。政府應該釐清目標市場、核心技術,並評估財源,來檢討國家的生技產業發展政策。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僅從一兩間公司的成敗來看這個產業,結合醫療體系與生技,是臺灣的希望。政策焦點除前端新藥研發之外,還需要關注其他如老藥新用、物流、行銷,整合發展。

劉啟群針對近來新藥開發案例,探討生技產業資訊揭露政策。首先他提到,就算在美國,製藥產業的資訊揭露也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。然而公司有責任要在事件發生之前,而不是事件發生時或之後揭露。

對於資訊揭露,劉啟群分析,這可分為兩種,第一是事實資訊,屬已知與已發生的,但有時其影響仍具有不確定性;第二是前瞻性資訊,屬於預測性、未知或尚未發生。

對於生技產業的特質,資訊就決定價格,甚至公司的評價與興衰,藥品審核通過與否的任何資訊,對投資人、對公司而言,都屬高度敏感資訊與議題。因此對生技產業揭露政策,他認為應該要符合主管機關的基本規範,以及滿足市場利害關係人期望與利益。

劉啟群提出一個觀念「一致性」,即在上市櫃之前,生技公司就應該思考建立一套「一致性」的資訊揭露策略,當然在解盲前後,資訊揭露也要具有「一致性」。

何為一致性?劉啟群指出,就是在報導、表達與解讀上,都要具備正確與及時性。另外,關於上市櫃生技公司揭露政策,他建議應包含現存產品資訊、研發進展資訊(含預定重大里程碑)、主要風險資訊、主動揭露績效指標與監督資訊。

=====

台灣新藥 應建立友善國際投資環境

2016年05月06日 工商時報 陳昱光/台北報導

長期觀察國內生技業投資領域發展的羅敏菁指出,歐美生技創投投資金額已達96億美元,是歷年新高,可見新藥仍是全球熱門產業,且有政府與股市在後面大力支持,羅敏菁呼籲,台灣不宜反其道而行。

羅敏菁強調,新藥是臺灣唯一不用加入國際貿協組織的無市場障礙產業,又因進入門檻很高,台灣現階段應該要以取得歐美法規的保障為優先目標,莫以管制思維主導施政,應建立友善國際投資環境,開放國際創投投資台灣新藥,分攤台灣風險,並建立國際評價規格。

對於近年生技公司每每造成股市動盪現象,她的觀察是個股過熱,且市值超出國際同業數倍,才是造成股價大幅震盪主因,並非新藥產業原罪。台灣在新藥研發上已經耕耘35年,國內股市其實也已認同新藥開發是重要產業,因此重點可在管理上作微調,不宜大動。

羅敏菁並建議,當務之急是提升全民新藥投資知識、尊重股市自由調節、防弊與獎勵、提升新藥企業公司治理。

翊騰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葉秀惠則指出,生技產業的風險是投入到獲利相隔甚久,股價波動幅度大,因此對生技產業,她建議可以從COSO導入風險管理,並讓會計師與承銷商盡責輔導,首先逐項核對公司風險管理現有與應有之間的差距,比如法令遵循上的差距,對相關法規逐條釋義、看清罰則並設置控制作業。公司內部要針對風險目標對焦達到共識,再設計公司控制作業。最後對於控制作業,她認為不是接受現狀的「現有」,而是挑戰「應有」,也就是限時創新突破。

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認為,從上市櫃條件來看,現在規範發行公司若取得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為科技事業,得不受設立年限及獲利能力之限制,他建議「其產品或技術開發成功具有市場性」應要有明確、具體定義。

至於在強制集保對象,黃顯華認為可擴大現行定義範圍,或提高生技新藥公司強制集保比例,集保時間可考慮提前至登錄興櫃期間。另外考慮新增生技新藥研發公司於登錄興櫃前,應取得科技事業核准函,且需充分揭露各產品市場、臨床進度,以降低投資風險。有關現行異常交易監視機制,可針對個股借券賣出數量變化較大情形,研議納入公布注意標準,供投資人參考。

至於在投資人保護方面,有鑑於生技投資風險較高,部分公司尚無獲利,但股價會隨研發過程進展而波動,黃顯華指出,可比照F股,讓投資人加簽投資風險預告書。

===

掃瞄檔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