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外時事Latest News

ESG的過去、現在與將來

發布時間:民國108年11月01日

工商時報

愈來愈多證據顯示,氣候變化對自然環境、社會及全球經濟產生嚴重影響。各方組織呼籲大眾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坐言起行,而在主流媒體上,環境、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投資(或稱ESG投資)以及其他相關概念日漸掀起熱議。如今大眾心中抱有疑問:究竟何謂ESG?為何在現今社會上興起?

  永續發展概念的起源

  雖然永續發展概念廣被視為當代的創新論述,但其實史前時代早有「萬物有靈」的觀念,當中觀點正符合現今的永續發展原則,全因古人尊重自然生態和天地萬物,認為萬物皆有靈魂與靈性。在古希臘及古羅馬朝代末期,民眾對自然生態的認知欠缺科學論證,卻以神明旨意的觀念為依歸。亞洲方面,早期佛教教義同樣深受「萬物有靈」的理論影響。中國古代學者王陽明(1472-1529)也曾提出天地萬物本為一體的論點。

  隨著更多類似觀念萌芽,我們更能清晰界定人類與自然以至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本質。譬如,THOMAS AQUINAS提出個人自由與公眾利益之間的權衡問題,很可能便是治理概念的起源。

  ESG在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中蛻變

  從中可見,社會對自身、環境和未來肩負恆久的「結構性責任」。ADAM SMITH在1759年出版的《道德情操論》中寫道,假若政府有違正道,對民眾生活保障和環境保育置若罔聞,便會令所有人一同受苦。如今,氣候和環境風險以至社會問題(如公平、包容和社會公義)正好印證此一說法。

  19世紀初期,德國學者ALEXANDER VON HUMBOLDT視自然與人類為一體。其後,美國愈來愈多人受到此類世界觀啟蒙:美國的新英格蘭超越主義者視自然為有機個體和道德教育導師,崇尚自由、自主和自然為本的生活模式,可謂自然保育運動的先驅。

  最後,踏入20世紀(主要源自80年代),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上,環保概念日漸植根西方工業國家,尤其在歐洲盛行。在這段時期內,環保規範正式納入政府議程之中,而普羅大眾亦開始培養環保意識。

  從以上歷史回顧簡介可見,我們探討永續發展的理念(人類、其他生物與地球和諧共存),不僅是為尊重我們置身的自然環境和家園,同時也要明白環境和社會問題的本質,只有人類團結互助方能迎刃而解。

  因此,永續發展概念可謂源遠流長的「世界遺產」,早已在全球各地的文化中根深柢固。

  ESG奠下發展正道

  當大家在談論個人該做什麼及應透過政治做什麼的時候,國際金融業界已透過「ESG投資」概念坐言起行。ESG的縮寫首見於聯合國在2004年發佈的《WHO CARES WINS》報告,內文提倡業界在若干投資決策中納入ESG準則,認為此舉可對社會、金融市場以至個人投資組合產生正面影響。

  永續發展無法強加在制度之上,而經濟、法律及社會體制在本質上如會逐步破壞環境,則難以輕易透過改革或「換湯不換藥」的方式而轉化成為永續發展的體系。若要取得實質成果,我們需從根本上培養永續發展的思維,及早作出規劃。

  是否值得付諸實行?當然。ESG乃是為未來奠下發展正道。

  展望未來,「共享經濟」的潛力尤其值得關注,當中關乎資源共用的經濟學理論和「成員價值」變革。未來社會將更注重個人或企業之間的商品及資源共用概念,並會透過數位技術促進並精簡箇中流程。此舉有助提高現存資產的使用效率、降低成本和節省資源。然而,俗稱點對點共用的經濟模式亦有潛在缺點,絕對不能漠視,例如服務業工資下跌、數位行業不當競爭手法、數據集中及避稅「影子經濟」崛起等問題。

  我們必須審慎使用資源並建立環保生產程式,亦要整合經濟秩序以保護自然生態,同時更須兼顧增長與社會福祉,在滿足以上關鍵先決條件後方能邁向永續發展世代:生態平衡、經濟保障與社會公義。